理工社官网   服务热线:010-68914026,010-82562903
群组交流  登录  注册  
教育网logo

教育网手机版

扫码访问

手机版网页二维码
分享至:
电工电子技术(活页式教材)   浏览:900
作  者:王娜丽 吴国贤 王哲 主编
I S B N:978-7-5763-5212-2
适用对象:适用于高职层次读者。
特别申明:本页面【京东购买】按钮,仅是通过京东API接口以ISBN为关键字搜索京东商城图书信息,本网站及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不对京东及其他第三方的销售行为和图书真伪作担保及保证。
扫码申请样书
移动端查看
教材按照教育部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编写,采用任务驱动模式,以“重基础,力求全面、精简,突出职业基础能力培养”为原则,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和新特点。教材内容分为7章,《电工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电工电路基础;第二部分模拟电子技术;第三部分数字电子技术。包括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与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二极管应用、三极管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
  该教材适用于机电类、机械制造类、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新能源储能类等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应用型本科、开放大学、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中职学校、培训班的教材,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763-5212-2
主 题 名:电工电子技术(活页式教材) 开  本:
副 题 名: 教材规划类别: 装订方式:平装
作  者:王娜丽 吴国贤 王哲 主编 最新印次日期:2025-03-31 定  价:58.50
责任编辑:张瑾  策划编辑:张瑾 中图法分类号: 全文字数:.00千字
读者对象:适用于高职层次读者。
图书简介:

教材按照教育部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编写,采用任务驱动模式,以“重基础,力求全面、精简,突出职业基础能力培养”为原则,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和新特点。教材内容分为7章,《电工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电工电路基础;第二部分模拟电子技术;第三部分数字电子技术。包括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与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二极管应用、三极管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
  该教材适用于机电类、机械制造类、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新能源储能类等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应用型本科、开放大学、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中职学校、培训班的教材,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目录
项 目 一 模 拟 交 通 灯 的 安 装 与 调 试 1
任务一 认识交通灯电路 2
一 、任务描述 2
二、知识要点 3
( 一 ) 电路的组成与功能 3
( 二 ) 电路模型 3
( 三 )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4
( 四 ) 基本电路元件 8
三、任务实施 11
( 一 ) 工具和器材的准备 11
( 二 ) 测量伏安特性 11
任务二 分析与测量交通灯电路 12
一 、任务描述 12
二 、知识要点 13
( 一 ) 基尔霍夫定律 13
( 二 ) 支路电流法 16
( 三 ) 节点电压法 17
( 四 ) 叠加定理 18
( 五 ) 戴维南定理 20
三、任务实施 22
( 一 ) 工具和器材的准备 22
( 二 ) 测量任务和要求 22
( 三 ) 测量内容 22
项 目 二 RLC 串联电路的分析与测量以及三相交流电源与三相负载的连接 29
任务一 RLC串联电路的分析与测量 30
一 、任务描述 30
二 、知识要点 31
( 一 ) 交流电及其三要素 31
( 二 ) 功率及功率因数 34
( 三 )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35
( 四 ) 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 39
( 五 ) 交流电的分析方法 41
( 六 )RLC串联电路的分析 43
三 、任务实施 45
( 一 ) 低压验电器的使用 45
( 二 ) RL串联电路的测量 45
( 三 ) RC串联电路的测量 48
任务二 三相交流电源与三相负载的连接 49
一 、任务描述 49
二 、知识要点 50
( 一 ) 三相交流电源 50
( 二 ) 三相交流电源的连接 51
( 三 ) 三相负载的连接 53
( 四 ) 三相负载的功率 56
项目三 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启动、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接线与调试 60
任务一 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启动电路的安装、接线与调试 61
一 、任务描述 61
二 、知识要点 62
( 一 ) 磁路 62
( 二 )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64
( 三 ) 变压器的额定值和外特性 68
( 四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70
( 五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磁场 71
( 六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74
( 七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接法 75
( 八 ) 电气控制系统 76
( 九 ) 单向启动电路的控制原理 77
三 、任务实施 78
( 一 ) 训练目标与内容 78
( 二 ) 检测元器件 79
( 三 ) 安装与接线 79
( 四 ) 成绩评定 80
任务二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接线与调试 81
一 、任务描述 81
二 、知识要点 82
项目四 三端集成稳压电源的安装与调试 86
任务一 二极管的应用 87
一 、任务描述 87
二 、知识要点 88
( 一 ) 半导体的学习 88
( 二 ) 二极管 91
三 、任务实施 93
( 一 ) 判断二极管引脚的极性 93
( 二 )用逐点法测试二极管的正向特性 93
( 三 )用逐点法测试二极管的反向特性 94
( 四 ) 绘制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94
任务二 整流滤波电路的测量 96
一 、任务描述 96
二 、知识要点 97
( 一 ) 整流电路 97
( 二 ) 滤波电路 100
三 、任务实施 102
( 一 ) 测量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102
( 二 ) 测量单相桥式整流电感滤波电路 102
任务三 三端集成稳压电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104
一 、任务描述 104
二 、知识要点 105
( 一 ) 稳压管稳压电路 105
( 二 ) 三端集成稳压器 106
三 、任务实施 108
( 一 ) 连接电路 108
( 二 ) 通电检查 108
( 三 ) 测试输出电压 108
项 目 五 助 听 器 电 路 的 设 计 与 制 作 110
任务一 助听器中三极管的应用 112
一 、任务描述 112
二 、知识要点 113
( 一 ) 三极管的结构和电流放大作用 113
( 二 ) 三极管的伏安特性 114
( 三 )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116
三 、任务实施 117
( 一 ) 判断三极管的类型并确定其引脚的极性 117
( 二 ) 用逐点法测量三极管的输入特性 117
( 三 ) 用逐点法测量三极管的输出特性 118
( 四 ) 绘制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118
任务二 助听器中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动态分析 120
一 、任务描述 120
二 、知识要点 121
( 一 )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121
( 二 ) 分压偏置放大电路 126
( 三 )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127
( 四 )多级放大电路 128
三 、任务实施 129
( 一 ) 连接电路 129
( 二 ) 计算静态值 129
( 三 ) 调试最佳静态工作点 129
( 四 ) 测量并计算电压放大倍数 129
任务三 助听器中集成运放的应用 131
一 、任务描述 131
二 、知识要点 132
( 一 )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132
( 二 ) 集成运放的结构 134
( 三 ) 集成运放的性能指标 135
( 四 ) 集成运放的工作特性 136
( 五 ) 集成运放的典型应用 138
三 、任务实施 141
( 一 ) 测量并计算输入失调电压 141
( 二 ) 测量并计算输入失调电流 142
( 三 ) 测量并计算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142
( 四 ) 测量并计算共模抑制比 143
项 目 六 三 人 表 决 电 路 的 设 计 与 制 作 147
任务一 写出三人表决电路的逻辑表达式 148
一 、任务描述 148
二 、知识要点 149
( 一 ) 数制 150
( 二 ) 编码 154
( 三 ) 逻辑运算 157
三 、任务实施 164
( 一 ) 工具和器材的准备 164
( 二 ) 焊接电路 164
( 三 ) 测量与、或、非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165
任务二 三人表决电路与非门集成芯片的选择 168
一 、任务描述 168
二 、知识要点 169
( 一 ) 分立元件门电路 169
( 二 ) 集成逻辑门电路 173
三 、任务实施 177
( 一 ) 工具和器材的准备 177
( 二 ) 集成电路引脚的识别 178
( 三 ) 集成电路功能测试 178
任务三 三人表决电路的制作 180
一 、任务描述 180
二 、知识要点 181
( 一 ) 组合逻辑电路的基础与分析 181
( 二 )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182
( 三 ) 常用的组合逻辑器件 183
三 、任务实施 190
( 一 ) 工具和器材的准备 190
( 二 ) 设计三人表决电路 191
( 三 )电路连接 191
( 四 ) 任务评价 191
项 目 七 十 进 制 计 数 器 的 设 计 与 制 作 194
任务一 触发器的认知 195
一 、任务描述 195
二 、知识要点 196
( 一 ) RS触发器 197
( 二 ) JK 触发器 200
( 三 ) D触发器 203
( 四 )T触发器和T′触发器 205
三 、任务实施 205
( 一 ) 工具和器材的准备 205
( 二 ) 测试各种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206
任务二 十进制计数器的分析与制作 210
一 、任务描述 210
二 、知识要点 211
( 一 )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211
( 二 )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216
( 三 ) 寄存器 217
( 四 ) 计数器 221
三 、任务实施 228
( 一 ) 工具和器材的准备 228
( 二 ) 设计十进制计数器电路 228
( 三 ) 电路连接 229
( 四 ) 任务评价 229
参 考 文 献 232
王娜丽,讲师,工作单位是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本科毕业于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研究生毕业于天津大学,主要讲授课程为电工电子、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电子基础实训、变频器原理及应用技术等。研究方向为电工电子技术、单片机、新能源方向。近些年出版四本教材,十余篇论文。
参与评论
同系列教材